/ EN
东“灯”西望
2021-02-25

       800多年前,当唐宋时期灯会业已绚烂之时,美洲新大陆还没被哥伦布发现,也没美立坚。当然也没有好来坞、迪士尼、唐老鸭、米老鼠…


         800多年后,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,自贡举办大型迎春灯会,沉浸在自娱自乐时,太平洋那边存续还不到200年的美立坚,已经高度商业化的“迪士尼”,在奥兰多投资七亿多美金投营了第二个主题乐园;好来坞“环球影城”也完成了奥兰多的项目布局。


          又过了20多年,1987年,自贡灯会有了朦胧而可贵的国际化意识,在10公顷的彩灯公园,举办了首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,投资由“政府主导,企业掏钱”,社会效益获得巨大成功!在无产品模式、无市场定位、无品牌意识、无商业模式、无专业机构“六无”、且不计赢亏的情况下,开始自发地走上市场化、商业化之路。次年被动(应邀)北上 — 北京北海公园,一炮打响,轰动华夏!由此高歌猛进,战上海,进广州,博武汉,转无锡…一股旋风席卷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!“自贡灯会”品牌初现 ,这一切,刚好发生在中国社会历史性转折、步入市场经济的前夜。


        当人们睁眼重新审视这一文化现象时,观念由“娱”变“商”,随之而来的是机制、观念、思维方式的有限转变,进入商业化运作初期。是为有限,是指其成立了专业运营机构,性质为“吃皇粮“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;执业人的新观念意识、思维方式开始萌芽。由此自贡灯会在商业化路上蹒跚学步,呛水商海,之字前行……



         21世纪自贡彩灯产业改变了一花独秀的局面,灯企如草疯长,官媒公布逾千家,各自为政,开始了新的,艰难的、无序而自生自灭的求索!红遍神州,走进国外。

        上千家灯企,总营收十多亿元人民币、家均百来万时,骨子里的小农意识开始冒泡。“天下第一灯”,“点亮世界”的广告词铺天盖地,感觉像边远乡镇上新冒出的小歺馆取名“中华大饭店”样,有点“夏虫不可语冰,井蛙不可言海”之感。可以理解的是,中国刚走出计划经济毕竟才十来年。而此时,“迪士尼”,“环球影城“裹携着几百亿美元营收的巨大体量,抢滩上海、北京。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,年营收直往百亿级别窜,本士灯会算翻天也就七、八千万、一个亿以内。我们不妄自菲薄,也没有理由沾沾自喜。面对和国际文化大鳄的差距,要思考的东西还很多,要走的路还很远…



          21世纪20年代初,有两个文旅项目计划亮相华夏:一是投资上千亿人民币,占地400公顷,全球最大,排行老六的“环球影城”落户北京;一是媒称投资200亿人民币、占地140公顷的“自贡灯会”迁移新址,打造“中华彩灯大世界”。正当各路诸侯磨拳擦掌,为自贡灯会的升级雀跃之时,一场席卷全球的瘟疫不期而至,“环球影城”迟延开园,“自贡灯会”线下停摆,自贡彩灯行业惨遭重创。2020年,一个世纪高歌猛进的“迪士尼”,营收较上年有所下滑……

          2010年,鄙人策划“中华彩灯大世界”就是基于自贡灯会商业化运作,打造“东方的迪斯尼, 亚洲的嘉年华”这一着眼于全球的全新文化产品,以期若干年后成为与“迪斯尼“、“环球影城”并列的世界第三大文化品牌。

        纵观我们的发展历程,与世界级品牌比较,还是少年拳手与世界拳王的差距。当如何追赶发展,实现我们的目标?
       项目规划定位要高屋建瓴,但发展要循序渐进,切忌一锄头挖个金娃娃。当下的“中华彩灯大世界”,当如何定位?未来是世界级大品牌?还是国家级、省级或是区域级品牌?考虑市场的承载力,发展初期规模应多大?如何可持续发展?未来发展规划及远景?如何真正步入市场化、商业化之轨迹?这是当务之急。首期500亩,除疫情这一“天时”不利外,是否操之过急,有违“农时”。导致在选址、造园、创意、灯品、布局、运营上留下许多遗憾。项目起点高度不够,产品结构要素单一,仍局限于季节性,没有实现常态化、多元素、全新产品亮相登台!因而还在续冠“26”、“27届“ …… 60多年前“迪士尼”的第一个项目落户加州时,占地55英亩,投资1700万美金,才第二个项目奥兰多的近50分之一,规模恰到好处。而其产品、商业、赢利模式,架构清晰,可移动复制,在发展中完善,完善中壮大,逐步实现其全球布局的宏大战略。

        自贡彩灯艺术如何传承发展,扬其独有的文化基因,形成个性鲜明的独立IP ?“中华彩灯大世界”如何在本土成功打造全新的产品模式,实现常态化经营,并复制走上全球化道路?有太多的功课要做。

       加州店成功后约十年时间,“迪士尼”在奥兰多开了第二店,投资迅速暴增近50倍,达7亿多美金,面积达120平方公里。憨态可掬的唐老鸭米老鼠也粉墨登场,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。其中,除出手之大气外,资本的魅力是其根本所在。反观灯会的成长,抛开思维观念、产品模式不说,资本注入就颇为寒酸。缺乏慧眼之伯乐,也没有成熟的商业、投融资环境和资本市场。“彩灯大世界”从方案出台到部分落地花了十一年时间,二者嫁接何其艰难!期待合同投资金额按计划和进度到位。可以说,资本是文化项目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。

        彩灯产业发展至今,各类优质专业人才奇缺,供不应求。所有院校都没有现成的学科和专业设置。高层次人员都是相近专业改行或兼职,美型电焊钳木裱各工种多靠传统的师带徒。产品产业化、商品化、实用化、多样化、国际化的口号震天响,无奈闻雷不见雨,发展迟滞,头顶“天花板”,未见突破。幸喜近年有大学和职高开设了相关的专业,人才培养虽已起步,但也步履艰难。师资水平、办学经费捉襟见肘。人才的高度将决定灯会的发展高度。

        市场机制主导的迪士尼和行政行为主导的自贡灯会,发展轨迹 、速度、结果完全不同。管理上可否“他山之玉,可以攻石”?随着经济的全球化,彩灯产业市场化、商业化是必由之路。政府抓大放小,宏观层面精心营造其发展环境,微观层面让市场之手自发调节。走出一条“以市场调节为主,政府、法制行为铺”之路。对财政、税收、教育培训、投融资、土地资源、规划立项诸多方面细致梳理,存优去劣。精心松土、打药、施肥、剪枝。现今行业叫苦连天的用工个人所得税、企业增值税发票获取与计算;融资的窘境;在外施工被撵得鸡飞狗跳的“操作证“;工伤保险;知识产权保护;国际市场的经营、法律风险的规避与保护等,一道道绳索束缚着灯企的发展。

    

        “迪士尼”、“环球影城“两个品牌年创营收千多亿美金,两个法人主体,两个品牌。反观自贡灯界,上千企业主体,品牌杂陈。更令人百思不解的是,如此状况还被拍案叫好, 充斥于各类总结、会议。由于竞相杀价,标的要求越来越高,而合同金额越来越低。各工种用工成本又大幅飚升,旺季美工和造型钳工要价高得骇人,加之工程款难收,垫付资金又加大利息开支,绝大多数灯企遍体鳞伤。疫寒刮来,满地落叶,死伤大半!艰难的运营商为现代观念、早期规划、游戏规则和职业道德的缺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不仅如此,成本费用的高企,导致灯品质量的下滑,进而影响“自贡灯会”品牌的声誉,业界俗称“刮金粉”以保命,结果事与愿违。加之国企和民企的不公平竞争,行业乱象不减反增。行业如何规划、整合、管理、法治、自律?当治、当急、当快!

        产业化发展,还有两个沉疴:即季节性材料的一次性成本之觞和常年化耐用材料之惑。记得在日本福岗拆展时,一日本工程师指着地面堆弃狼藉的灯组问,“一次就废啦”。对投入上百万的灯组使用20多天就基本废弃,不再利用,觉得不可思议。自贡本土灯会一次材料成本加物化的人工费,动辄投入几千万元,展出完后百分之九十以上报废毁损。“丝加布”的传统惯性抑制了改进工艺、结构、从而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的创新,既削弱了项目的竞争力,又浪费了宝贵的资源,还造成环境的污染。如果彩灯走向常年化展出,传统“丝加布”的工艺材料肯定不适合需要。君不见南国灯城街头鲜亮闪光的彩灯,三五个月后全都蓬头垢面。要实现常态化、经济化、国际化,制灯成本控制、材料工艺研发使用是构成其发展的逻辑基础,躲不掉,绕不开,别无他途。

       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迪士尼公司成立到加州第一个主题公园投运,再到奥兰多第二个乐园亮世,近四十年。再后的巴黎、香港、日本、上海,用了五十多年,至今刚好百年。自贡灯会一九八七年始形成品牌,至彩灯大世界用了30多年。我们虽发展曲折,但也在砥砺前行。世界级大品牌的铸就也非一日之功,探索和发展总会付出代价,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!

他玉攻石,当如何借力站上巨人之肩?

西望“迪士尼“的百年历史

站在自贡灯会发展的世纪节点 ,眺望二十一世纪末

扪心自问:

我们想得到什么?

我们该做些什么?

我们将会看到什么?


撰稿/山夫